○ 妈妈们要懂得发展自我
自我发展,就是在个人的职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妈妈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开发自我。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亲的能力。母亲对一个家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地生活,那么,她的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母亲应该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个均衡点。是否进入职场工作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能否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有无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并解决家庭和事业相互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
○ 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很多父母爱孩子至深,可能认为要一切为了孩子,无条件为孩子牺牲,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全方位受到呵护。但我不这么认为。作为父母,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目标,计划好自己的人生,日积月累,始终进步,并有能力去帮助和影响他人,方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能给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能让孩子从内心里感到敬佩,那么,孩子们自然不会向他们学习,即使他们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不尽。
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做到这点,反而会比无条件牺牲更难。我们要想想,现在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出于真正的爱?我是否被一定要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这种价值观所包围,执着于孩子,而忽视了让自己成为被孩子所尊敬和爱戴的父母?我是否将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的代理人?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能拥有孩子。父母和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各自独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爱孩子,就要从“好母亲情结”中摆脱出来,努力做自己。
○ 创造一个随时能打开书本的环境
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不用强求孩子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的,比起说“你学习吧”,更有用的是说“我们学习吧”。
到我们家里做客的人都会问:“你们家里的书桌为什么这么多?”六个兄弟姐妹加上我们夫妻,每人有一个书桌,这样就是八个了。但是我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地下室摆上一圈书桌,把房间布置成了一个图书馆。这下,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两个书桌了。为了让孩子们的朋友来我家时也能够学习,就又多准备了两张。在不太大的家里,光书桌就有19个,再加上餐桌和茶几有时也充当了书桌的作用,算起来就更多了。
书桌多了,孩子们就自然地想到去学习。实际上,也确实起到了那样的效果。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夫妻感情好,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父母相互尊重,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问题。
有些人认为我和先生的感情会特别好,或者共同点非常多。但其实,我们与其他夫妻没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说我们不吵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很了解对方的长短处,所以,遇到分歧,我们更懂得尊敬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
我和先生在琐碎的生活上有很多分歧。尽管我们尽量避免,但争执还是有的。若被孩子们发现我们在吵嘴,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个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个唱红脸的”这句话,而我也这样告诉孩子们,跟他们讲,要允许差异的存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处。
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这也是母亲的角色。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这样一来,父亲的教导就无法站住脚。反之亦然。在妻子成为母亲的瞬间,丈夫就要开始树立妻子的权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认可她的权威,孩子们才会尊敬、跟随母亲。
○打开孩子心灵的方法
我们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这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好时机。不单单是因为吃早饭对人体的重要性,还因为能够让自己从每天早上开始认知“家庭中的我”。
早上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和氛围,我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并且能够轻易地提出问题。看到比较忧郁的孩子,我就能表示关心。但直接问的话,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让他觉得被你发现了什么事情,而且如果父母不知道问题所在就直接去问,会使孩子反感,追问太多。
这时候,我会问跟这个孩子使用同一个房间的其他兄弟姐妹:“他有什么苦恼吗?”住在一起的孩子肯定比我更了解情况,跟这个孩子谈谈,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对症下药,效果往往很好。当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时候,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担当同样的角色。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问问周围的人,做好准备。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时机,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说“我们来谈谈吧”。与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欢的事情,购物啊、看电影啊、看电视啊等,然后自然地营造一个两人时间,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了,聊天就可以开始了。
○与孩子沟通的诀窍
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一长大,就跟自己有隔阂了,什么事情都不爱跟自己说,而他跟同学、朋友却好像无话不谈。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谁的问题。
好的父母要始终记住两个词语:聆听,建议。二儿子东柱在医大做研究员的时候,有个财团提出了研究课题,东柱积极响应,提出了一整套企划,但最后,研究费用却被在他看来比自己的企划案做得差的人得到了。我跟他说:“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定下来,你还有努力的机会。去联络评价你研究项目的人,问清楚你的研究项目为什么被拒绝、不足在哪里、为什么没有给你研究费用,借此再次有条理地向那个人说明你研究项目的优点吧。”听了我的话后,东柱特地从波士顿赶到华盛顿去找那个负责人,将自己研究项目的特点向他一一说明。最终,东柱得到了那个美国最大财团的研究费用,成功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研究项目。
我之前也曾用这样的方法去申请过研究费用,好几次都取得了成功,所以才能够给孩子实质性的建议。所以,我以我的经验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这样,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才能担当起一个有意义的角色,而不是陪着孩子一起发愁。很显然,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让孩子不用督促也会主动学习
一个人的才华,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而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了高洁的品格,他的光辉才会散发和蔓延,才会照耀到他人。
一次,三儿子洪柱的女儿说:“奶奶,我正在筹集艾滋病基金,请您帮忙捐些款吧。”因为孙女是第一次拜托我,又是在做好事,我一定得支持一下,于是第二天就把钱汇了过去。之后不久,那孩子兴奋地跟我说:“奶奶,我已经筹集到四万美元了!”而得知她同时还是这次募捐活动的发起人时,我更是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她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已,没想到她在关照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还发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你看,孩子的才能就是这样一点点锻炼起来的,不是为锻炼而锻炼,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悄悄生长起来的。这也证明,比起才华来,品格更能带给他人感动。
孙儿们陆续做了很多事情,他们始终有个目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一旦这样的意识在他们内心扎根、生长,慢慢成为一种信念,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努力增长自己的体力和才华,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我希望年轻的父母们都能牢记这一点,这就是即使你不督促,孩子也会自发学习的秘诀,也是培养被人们所喜爱和尊重的大人物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