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情绪管理
【字体:
家长的情绪管理
发布时间:2021-12-6    浏览次数:754

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就是一场修行的开始,情绪管理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谁也无法逃避。请扪心之问:当我们自己心情不好时,有没有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当孩子肆意哭闹时,我们还能不能做到情绪稳定、理性表达?如果做不到,我们也需要深刻反省。

家长的情绪从何而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家长并没有弄清楚,影响我们情绪的究竟是孩子自身的行为,还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态度,抑或仅仅是我们当时的心情状态?

搞明白情绪来源有助于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一发脾气,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管好孩子,而不是对自己说:“等一下,我在管孩子之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于是,孩子的行为左右了你的情绪。这就相当于你对自己说:“这里没有大人,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因此,我需要你立即做出改变让我感觉好受一点儿,否则我会暴跳如雷。“有的家长甚至会对孩子动粗,拳脚相向,因为这是最快捷的,最有效的途径。

情绪焦虑的家长从来不会激发孩子,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他们习惯于向孩子强行灌输、施压,让孩子逐渐丧失灵性,一块璞玉就这样被湮灭。这样的“爱”,很容易被转化成为“恨”。正常的一家人之间,大多数时间还是其乐融融的,那些偶然的小矛盾,往往忍一忍就过去了。令人叹息的是,很多家长根本不懂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他们总爱盯着孩子的小毛病,与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这种情况下往往就是一点就炸。

最令人遗憾的是,那些不能控制情绪的人,却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上小学时,你必须考到他们想要的分数;上大学时,你必须选择他们满意的专业;交往对象时,你必须选择他们喜欢的类型。这样的家长在家庭中是“王者”一样的存在,很难接纳反对的声音。相应地,一旦孩子有反抗行为,就会引来雷霆之怒。如果家长经常情绪化,他们的孩子往往缺乏幸福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发布过一项名为《家庭教育状态调查》的报告,该报告把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维度分为:健康安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养成四大方面。结果是家长对现实性的维度关注比较高,健康安全关注65.95%、学习成绩关注占53.58%:而对发展性因素和情绪情感因素的关注度较低,仅占11.93%

如何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

首先,家长要做自已情绪的主人,不要为情绪所左右。家长应该逐步养成这样的意识: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种意识养成之后,就不会用 “你太让我失望了”之类的话来批评孩子。其实这样说是在告诉他“孩子,虽然你只有3岁,还是个小不点,但是你需要为我这个已经30岁的成年人的情绪负责哦。”能为自己情绪负责的家长,会把自己当成情绪的主宰,把情绪牢牢把握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我觉得有些生气”、“我有些失望”。

其次,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是管理自己情绪的前提。情绪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然产生的,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了表达方式上。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压制或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做对身心健康有害,久而久之,当忍无可忍的时候,一定会以其他方式释放发泄,这对老人、孩子都会是一场灾难。所以说,当家长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任何情绪,无论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都要选择去正视、关注和体验它。从这种情绪反应中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出在了哪里,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把精力用在寻找解决办法上,而不是在否定、压抑中消耗殆尽。

然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一种发泄自己情绪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不但要适合自己,又不能伤害孩子自尊心和身体。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这些方式有哪些呢?

在这里,家长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确保不伤害自己,二是不伤害他人。只要不违反这两个原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比如:和孩子拥抱、一个人大声哭泣、找朋友倾诉、到发泄室打拳,甚至唱歌、画画等都是可行的方式。

我们的情感,很多时候是由我们的价值观和本能综合形成的。压抑情感就是压抑了我们心底的呼声。中国古代的人就知道,治水不能“堵”,只能疏导。对情绪也是一样,单纯的遮蔽只能让情绪在暗处像野火的灰烬一样,无声地蔓延,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猛地蹿出凶猛的火苗。想通这个道理之后,我开始尊重自己的情绪。如果我发觉自己生气了,我不再单纯地否认自己的怒气,不再认为发怒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也不再竭力用其他的事件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为发自内心的愤怒在未被释放的情况下,是不会像露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地下销声匿迹的,它们会潜伏在我们心灵的一角,悄悄地发酵,膨胀着自己的体积,积攒着自己的压力,在某一个瞬间就毫不留情地爆发出来。

如果我发觉自己生气了,就会很重视内心感受,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而生气?找到原因之后,我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情绪,找到疏导和释放的方法。

最后,家长不要忘记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和大人一样拥有丰富的情绪,同样需要表达和宣泄。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他们的情绪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而这种引导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还是那句话,情绪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然产生的,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本身并没有错。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就是接纳他的人格,进而也建立了和孩子平等沟通的机制。像洪水一样,情绪也是一种能量,涌现之后就不会凭空消失,更不能拦截堵塞,而是需要有效的疏解通道。管理情绪正如大禹治水,在疏而不在堵。

帮助孩子引导情绪的第二步就是要试着帮孩子去察觉他自己的情绪。举个例子:当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时,可以这样问他:“你生气了对不对?”“看上去你很伤心呀。”等,通过这种提示教孩子去识别他丰富多样的情绪。

最后,给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全球畅销的书籍《父母和平,孩子快乐》。这本书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劳拉的作品。劳拉在这本书里指出,家长只有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良好的管理,才能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对他们进行冷嘲热讽,更不会尝试去控制孩子,而是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劳拉认为,现在的家长都太希望孩子成功,急功近利的表现就是缺少耐心、一叶障目,进而找不到教育子女与其他方面的平衡,这样的后果就是自己的情绪常常失控。劳拉强调,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家长自身的问题。因为在家庭中,家长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而孩子则是弱势群体;当冲突发生时,家长首先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再去面对孩子,这样才可能与孩子建立亲情联结。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版权所有:延吉市延河小学 网站制作维护:韩贵平
    吉ICP备10001511号-1